孩子胆小、没自信,根源或许只有一个




10522515_xxl.jpg

文:小楼老师|壹心理专栏作者

本文由“欧美爸妈”授权转载:分享欧美先进心理学、教育学理念。

场景一

“这件衣服怎么样?”

“不行,不行。你腿太粗了,不能穿这么短的裙子。”

“那这件吧,可以遮住腿。”

“恩,勉强吧。你真是太胖了,好丑。”

“还好没扔掉这条裙子,今晚就穿这件吧。”

“天哪,你脖子上怎么这么多皱纹,丑死了!带条围巾裹起来吧。你为什么没生活在阿拉伯,这样你就可以把全身遮住,不被别人看见。”

场景二

“他为什么会爱上那个女人?”

“因为你老了,男人都喜欢年轻的女人。”

“我们在一起那么多年,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他怎么能那么狠心?”

“他根本就不喜欢那两个孩子,他嫌她们不够聪明,和你一样。”

“可我还爱他。”

“他早就不爱你了!你配不上他。你没吸引力了!没人会爱你!”

场景三

“我又说傻话了!天哪,我怎么会在会议上说那种话?”

“我就知道你会把事情搞砸,你一直都是这样的!”

“我真的准备了很久,怎么还是搞成这样?”

“你觉得你能做成什么事情吗?就凭你?”

场景四

“我放弃了这个机会,最近太累了,我要好好休息一下。”

“累?哈哈,别开玩笑了。承认吧,你知道自己没这个能力!你怕别人看出来,你就是绣花枕头一包草。”

场景五

“他身边没人,或许我该主动和他打个招呼?”

“算了吧,别丢人现眼了。”

“很难碰到这样的机会了。”

“打完招呼说什么?傻乎乎的站在那里吗?别人看见了会说你什么?巴结领导.......”

如果有人对你说这些话,很刺耳对吗?很伤自尊对吗?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总是这样和你对话,你大概早就和他断绝关系了。但是,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这样一个人,会是谁呢?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上面几个场景中的对话,都发生在一个人的头脑中,这样的对话,被称为“批判的内在声音”。

批判的内在声音其实是内在的一种自我对抗,是人格中的自我防御。这种声音总是由一些负面想法、信念和态度组成,它们反对人们的兴趣,阻碍一个人朝着新的领域发展,最重要的是,它们会降低一个人的自尊感。严重的时候,它们还会引发自我挫败和自我毁灭的行为。这种充满敌意的、批判性的声音还会引起当事人对他人的负面感觉,让他们对别人更加挑剔和愤怒,也会让当事人对生活和这个世界更加悲观。

auremar121102683.jpg

二、“内在声音”是如何形成的?

在生活各个领域,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

生命早期接触到的态度、信念和行为方式可能会变成一种内在对话,影响着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这些早期态度、信念和行为大多来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还有一些来源于老师和同龄伙伴。

在父母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一个孩子感觉到爱、接纳和关怀,孩子的自我就会被这种正面的情感滋养,从而对自己产生良好的感觉。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承受着外界的苛责与批判,他们人格中消极一面就会得到滋养,不断壮大,这一面被称为“反自我”。

早期经历中那些被外界拒绝和伤害的经历会影响一个孩子刚刚萌芽的自我感知,渐渐影响到他对其他人和世界的看法。这个“反自我”将渐渐出现自己的声音,在一个人的头脑中和他展开对话。

三、父母如何影响孩子“内在声音”的形成

当孩子能完全独立生活之前,他们必须要依靠父母才能生存,因此,他们会和父母的情绪高度同频。他们会极大的受到父母情绪和自我价值的影响。

几乎每一个人对自己的感觉都是爱恨交加的,他们会将这种情感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

当父母对自己感觉好的时候,这种积极感受会延伸到孩子身上。父母和孩子能够一起进行各种活动,彼此连接,孩子能从父母那里获得积极的能量,这些能量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父母头脑中较少有“批判的内在声音”时,他们也会比较少受到外界干扰,没有过度的忧虑,能够更好的给予孩子全然的关注,无私地回应孩子的需求。

相反,如果父母对自己感觉消极、负面,他们也很容易将这种感觉延伸到孩子身上。父母对自己心怀负面想法,可能会导致抚养上的拒绝、忽视和敌意。他们会像批判自己一样批判孩子,他们的低自尊感也会给孩子造成一个消极的榜样。低自尊感的父母很难培养出一个高自尊感的孩子,但他们却可能对孩子心存极高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很可能是他们曾经没有实现的目标。

有些孩子总会在成长过程中听到父母这样的责怪——你为什么这么懒?你能不能有点什么事情是做对了的?你让我很崩溃!你怎么不能在学校表现好点?你就不能和好孩子做朋友吗?......

当孩子将这些负面态度融入自我觉察中时,他们就会发展出苛责的内在声音——你很笨,你很烦人,你不够好,你不会成功,没人喜欢你,等等。

当孩子长大以后,他们通常会呈现出父母的消极自我感觉,时常自我攻击。

如果一个家长将自己的孩子看成累赘,或者总认为孩子不够好,这种态度就会被内化进孩子的自尊感中,和其他一些影响因素比如事故、疾病、焦虑等一起作用,形成一套反自我的内在声音。批判的内在声音就像一个内化的父母,提醒着人们他们的缺点,警告他们别采取某些行动,指示他们如何观察这个世界。父母对孩子那些伤人的态度、偏见以及不合理的期待都是这些自我攻击的基础。

四、怎样做可以减少孩子“批判的内在声音”

没有一个父母是完美的,在成长过程中,一个孩子必然会受到父母优点和缺点的影响。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是吸收父母情绪最多的人,如果父母总是感到备受压力或者烦躁不安,孩子也很难放松下来。如果父母情绪稳定,总能保持镇定,孩子也就会感觉到安全、平静,对父母充满信任。

所以,父母的内在的平衡,才是对孩子抚养质量的关键。如果一个人的头脑里总是充斥着“批判的内在声音”,这种声音就会影响他的生活,影响他对孩子的抚养,影响孩子的情绪。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会将父母看成自己的榜样。如果父母心里总会出现“我不够好”“我不配”“人人都不喜欢我”之类的自我评价,这种声音对他的影响最终也会传递到孩子身上。

所以,抚养孩子的关键是,父母要足够了解自己,要让自己心中那些“批判的内在声音”减少。当一个人的内心平衡,情绪稳定,有足够的自尊感,就能比较容易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自尊感足够的人。

IMG_0746.PNG

作者简介:小楼老师,微信号bbmm332211

图片来源:http://www.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责任编辑:茉莉

亲子文末11.jpg

aogate.com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相关推荐

孩子稍不满意就哭闹,那是你没有明白他

文:妈咪OK“儿子一不满意就哭,我让他好好说,他就是不肯,带着哭腔叽歪的样子真太让我烦躁了!”好朋友雪两礼拜前和我抱怨,实在是受不了男孩子这样,你说他干嘛不好好表达非得这样,怎么才能让他好好说?是啊, ...

不同的抚养方式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文:小楼老师本文由“欧美爸妈”授权转载:分享欧美先进心理学、教育学理念。一、少年管教院的男孩们格蕾丝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少年管教院做辅导老师,这个管教院是一个类似于少年犯监狱的地方,但是里面的 ...

不要被父母给的负疚感“绑架”

文:张德芬 丨 壹心理专栏作者醒来公号的Ting在朋友圈发了一篇短文,让我颇有所感。因为这个故事支持到了我平时和大家谈的一个重要话题:勇敢做自己——理直气壮、甚至厚颜无耻地做自己。我们先看这篇短文吧:有个 ...

"一切都是父母的错“正在毁灭我们的社会

文:高浩容丨壹心理专栏作者最近看了央视的一档节目,内容是即将结为连理的小夫妻,和养育他们的父母,六个人为一组进行一场为期12天的房车旅行,旅行的终点则是由央视在国家湿地公园为他们主持的一场婚礼。旅行 ...

关注公众号,进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