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父母的错“正在毁灭我们的社会




文:高浩容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最近看了央视的一档节目,内容是即将结为连理的小夫妻,和养育他们的父母,六个人为一组进行一场为期12天的房车旅行,旅行的终点则是由央视在国家湿地公园为他们主持的一场婚礼。

525289876368768086.jpg

旅行中,亲密关系的安全界限被挤破,夫妻之间的矛盾显现无疑,而更多的镜头则落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上。

我看到某些人,甚至某些咨询师分析节目中亲子的冲突,大体都是放在对父母的批判上。

这让我想起,有那么几年,坊间出现大量咨询师,表面上探讨亲子关系,实际上则是站在讨伐父母的角度,论断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

刚开始读这些书很痛快,好像自己内心的痛苦,生活的不如意都有了答案:

「一切都是父母的错」。

通过这些书,我开始检讨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回忆他们曾经在我身上造成的不愉快。可是这对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非但没有正面的帮助,反而让我对他们更恐惧,甚至疏远他们。

微信截图_20160503200523.png

儿子与母亲吵架后,车内陷入冷战模式丨《我的父亲母亲》

当我和家庭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我生活中的焦虑并没有得到改善,该面对的工作压力还在那里,和伴侣的矛盾也不会因为我跟「问题不在我身上」便迎刃而解。

我想到有天自己也会为人父母,而世间所有的父母也曾经为人子女,当我们一味检讨父母的缺失,并且将自己的缺失归咎在父母身上,我们看到的只有更多问题,却忽视了家庭成员之间同时存在的爱、情感与一同走过的波折。

更何况,不是只有为人子女的我们有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我们的父母也同时也在面对他们日渐老去时所要面对的病痛、离婚、丧偶与死亡等生命的考验。


1.父母也曾是孩子

有些咨询师或媒体用独断的口吻表示:「你来自一个不正常的家庭。」或是「你的妈妈这样做,是一种想要操控你的表现。」这其实是过度简化了问题。

7d0a79d0gw1eytnh0n9uzj20dw09ldh6.jpg

即使我们的本意是解决问题,但当我们过份着眼于问题,却让我们的视野只看得见问题,与解答渐行渐远。

这种心态,就像某些学生写报告的模式:打开电脑搜寻能用的资料,列出书单。怀着兴奋的心情进图书馆,抱著书回家。那一刻给人一种满足感,觉得很快就能把作业写出来。这时一旦分心去做其他事,过了几天,我们会发现书还堆在那里,作业没动,可时间早已无情的流逝,徒增写作业的压力。

「一切都是父母的错」,乍听是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其实只是一个借口,让我们顺理成章地不去处理自己的问题。

哈佛心理学教授玛莉·派佛(Mary Pipher)曾说:「如果一个人连对家庭的基本信仰都没有,还有什么是可以去取代家庭的?如果我们的社会中,每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相信,那到底我们还能相信谁呢?」

当我们看见更多关于亲子教育的阴暗面,我们需要更多的是亲子教育的光明面,而非仅仅获得更多对于阴暗面的信息。

显示阴暗的媒介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事实:父母也曾经是孩子。他们在扮演父母角色的同时还身兼数职,可能是一位公司里的员工,某个人的兄弟或姊妹。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某对夫妻的孩子。大家都是一口井里的青蛙,父母和我们一样能力有限、心力有限。

one.jpg

截图来自《我的父亲母亲》

从成长的历程看,小孩变成大人,你很难找出一条真正的分界线,但一个人变成一个父亲或母亲,却在从孩子诞生那一刻便决定了。有些事情便是如此,不可能完全准备好,但我们不得不去做。

我们学着成长,学着如何为人父母,正如父母在学着老去。以上这三件事,除非我们死了,否则都需要用一生去学习。

2.让孩子像野草一样生长,也许是错的

改革开放后,西方儿童心理与教育的思想受到中国民众的重视。对儿童的看法,逐渐从成人的角度,慢慢朝倾向于儿童的角度转变,教师和家长都开始学习尊重孩子自己的生活意愿。

百年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从父母主导的一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西方人认为,过度的放任自由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如果孩子和父母过份亲近,则会招致不够独立的批评。

093723jqyeay06t57nj8q2.jpg

走向这个极端的结果,积极心理学家马丁.赛利格曼( Martin Seligman)在《教孩子学习乐观》(The Optimistic Child)有所表达:儿童在「感觉好」、「自由放任」的文化中成长,理应更快乐,但研究却发现:过份强调感受的结果是--儿童更为烦闷、悲观。

是父母的管教让我们发展出对于挫折的忍受力,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奋斗的态度,以此奠定未来成长的人格基础。

确实,曾经有父母因为他们有限的教育和社会价值观,过份地强调了父母角色的管教部份,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家长也在进化,也在学习。如果我们因为看了太多偏颇的说词,以为父母不该管孩子,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然生长,他们就会长好,这便会导致父母对本职的怠惰。

在这个环节,如果父母因为得到错误的信息,而误将「放弃管教」当成是对孩子好,其后果可能是培育出忍受力一代比一代更低的公民。

3.家,不需要改朝换代的国王

1.png

节目一开始,随行心理专家让各成员分别写下自己的"家长"

被选举出来的人将要负责旅行期间的所有事务

说回我自己。去年春节,我的爸爸开始学习用智能型手机,有些操作,要靠我们这些儿孙辈的当他老师。

现在爸爸知道怎么发信息给我,时不时传些文章、影片给我看。每次爸爸使用手机,都得拿起他的老花眼镜。身体的老化,对新知识的应接不暇……这些也将发生在我身上。到那时,我的儿女会如何对待我呢?会不会教我使用最新的设备,并且告诉我这个社会最新的动态?

确实有些父母过份管教,有些父母疏忽了他们的职责,他们应该受到相应的教育和惩罚,但那是惩罚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完全否认他们曾经付出的爱,以及全部的未来。

我们还是需要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只是需要修正管教的方法;正如我们还是需要家庭,只是我们需要重新建构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模式。

再回到《我的父亲母亲》节目中,一位妈妈在一件衣服的选择上与儿子产生了纠纷,看到儿子最终也没有听她的,她的反应居然是这样的一句话:无所谓,你赢了,我输了。

two.jpg

截图来自《我的父亲母亲》

这些情节似乎能够隐射我对家庭成员角色的疑问:为什么一个家庭需要国王,而不是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

我心底清楚,小时候没少受过爸妈的管教,是他们的管教让我在言行举止上懂得三思而后行。今天我有任何成就,那都不会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同样的,今天我有任何错误,那也不会全都是我父亲、母亲,或我个人一个人的错。

家庭宛如一个共同成长的互助团体,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学习,而这个学习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付出:

家庭需要不同阶段的引领者,而非改朝换代的国王。

总有一天,我们会随着父母的离世,获得「完全自由」。等到那个时候,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新的社会型态中生活,发展出一套更恰当的家庭机制,好帮助我们在不同的角色中,维持家庭的正向成长呢?

愿我们有足够的智慧与勇气,恰如其分的介入,走过生活的种种考验,和我们的家人携手前行。

《地海系列》(The Earthsea Cycle)小说的作者娥苏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曾说:

爱不像石头那样停留在原地不动,它像面包一样,要主动去揉才能成形,要不断地重新更新,给予它新的面貌。

谨致此文,盼我们不要因为少数偏见,而失去对家庭的信心,以致于都要忘了,爱是引领我们回家唯一的路;盼我们不忘走上这条路所需付出的代价,那些代价是一生的羁绊,一生的责任与对亲人的忧愁。盼我们坦然接受,只因其回报也包括一生的欢笑、安慰与喜乐。

- End -

143249po0h0hjd0one0hvp.jpg

责任编辑:LSD

健康.png

aogate.com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相关推荐

孩子稍不满意就哭闹,那是你没有明白他

文:妈咪OK“儿子一不满意就哭,我让他好好说,他就是不肯,带着哭腔叽歪的样子真太让我烦躁了!”好朋友雪两礼拜前和我抱怨,实在是受不了男孩子这样,你说他干嘛不好好表达非得这样,怎么才能让他好好说?是啊, ...

孩子胆小、没自信,根源或许只有一个

文:小楼老师|壹心理专栏作者本文由“欧美爸妈”授权转载:分享欧美先进心理学、教育学理念。场景一“这件衣服怎么样?”“不行,不行。你腿太粗了,不能穿这么短的裙子。”“那这件吧,可以遮住腿。”“恩,勉强吧。你真 ...

不同的抚养方式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文:小楼老师本文由“欧美爸妈”授权转载:分享欧美先进心理学、教育学理念。一、少年管教院的男孩们格蕾丝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少年管教院做辅导老师,这个管教院是一个类似于少年犯监狱的地方,但是里面的 ...

不要被父母给的负疚感“绑架”

文:张德芬 丨 壹心理专栏作者醒来公号的Ting在朋友圈发了一篇短文,让我颇有所感。因为这个故事支持到了我平时和大家谈的一个重要话题:勇敢做自己——理直气壮、甚至厚颜无耻地做自己。我们先看这篇短文吧:有个 ...

关注公众号,进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