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淡水天
你是这样一种人吗?你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横挑鼻子竖挑眼,看来看去对自己处处不满意,甚至隐隐地盼望:让我赶紧消失吧,我好讨厌这样的自己……
一、放大了自己的不完美
"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朱光潜
人们常常会放大自己的不完美,揽镜自照、悲观感慨,甚至产生自我厌弃的情绪。其实这大可不必。因为,人人都不完美,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啃咬过一口的苹果(当然,也可以是香蕉)。正是因为缺陷,世界才充满各种可能。
完美主义是创造力、生产力以及清醒头脑的最大敌人。在《艺术家之路》一书中,作者茱莉亚·卡梅隆写道:"完美主义其实是导致你止步不前的障碍。它是一个怪圈——强迫你在所写所画所做的细节里不能自拔,丧失全局观念又使人精疲力竭的封闭式系统。"但是你并不一定要为追求完美创造些什么,那只不过使你步履维艰而已。完美主义也会让身为母亲、妻子、朋友以及凡人的你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心生困惑。只因我们这个充满瑕疵的世界里万事万物皆不尽完美。
二、对自己的期待太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认为,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他根据临床实践,提出了与现实自我(real self)相对应的理想自我(ideal self)。
理想自我代表个体最希望拥有的自我概念、理想概念,即他人为我们所设定的或我们为自己所设定的特征。它包括潜在的与自我有关的、且被个人高度评价的感知和意义。而现实自我包括对自己存在的感知、对自己意识流的意识。通过对自己体验的无偏见的反映及对自我的客观观察与评价,个人可以认识现实自我。
罗杰斯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的自我概念,而不只是现实自我。换句话说,真正有意义的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距离。差距过大,对自我的期待过高,就会导致自我矛盾冲突。人们因此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他们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甚至会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
三、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影响人们对自己的评价
心理学上认为,人们对自我的评价构成了自尊(self-esteem)。社会测量学具有启发性的主导理论认为,自尊是人们的主观计量器,即"社会关系测量仪"(sociometer),测量我们与他人人际关系的质量(Leary & Baumeister,2000)。如果他人积极地对待我们并看重与我们的关系,自尊水平就高。然而,如果我们不能吸引别人——如果别人似乎并不在意我们是否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自尊水平就低。
根据社会测量理论,自尊就是以这种方式运作的,它是满足我们归属需要的演化机制。这种观点认为,因为生殖成功取决于能否待在部落里以及被他人接纳,所以早期人类对能预示他人拒绝的任何排斥信号都变得敏感起来。自尊就成为心理测量器,提醒人警惕他人的拒绝接纳,他人的厌恶和冷漠会逐渐使人也厌恶起自己来(Leary,2006)。
本文版权归壹心理所有,转载需联系bd@xinli001.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