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张雪 |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授权转载(huanqiukexue.com)
一旦孩子们了解到,即便对于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这样的天才而言,科学知识也不是自然而然一学就会的,他们可能就会学得更好——这是一项最新研究的结论。
研究者把纽约市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九、十年级学生随机分组,一组仅仅学习了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另一组则阅读了爱因斯坦研究过程中的坎坷故事(包括少年时频繁转校,以及在试图说服别人相信引力可以让光线弯曲时所遇到的重重困难),结果发现,相较于仅仅学习了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对照组学生,知道爱因斯坦也曾遇到困难的学生在科学课程上表现得更好。
主持该项目的哥伦比亚大学认知研究副教授林晓东(Xiaodong Lin-Siegler)表示,这个实验结果很出乎意料。她解释说,这个实验本可能有两种结果:了解了爱因斯坦或居里夫人的坎坷故事以后,学生可能会想“如果爱因斯坦都做不到,我肯定就更不行了”从而丧失信心,也有可能反而受到激励:“哪怕是伟人都曾遇到过难以克服的困难,我还是不要轻易放弃。”
显然,最终的结果是后一种。“在我们的文化认知中,我们总觉得不应该恐吓孩子,不要告诉他这项任务有多难,”林晓东说,“但实验却证实相反的策略效果会更好:向孩子们展示伟人也不得不应付许多困难的事,可以令其形象更加真实,孩子也会把他们与普通人同等看待。”
“我们总以为孩子很脆弱,”她说,“但他们比我们想象的坚强很多。我们应当告诉他们真相。”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教育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上,它将来自纽约四所公立学校的402名九、十年级学生分成三组,其中一组学生阅读了科学教科书中关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和迈克尔·法拉第(奠定电磁理论基础的英国科学家)的成就的800字节选。
另一组学生则了解了科学家的生活坎坷,比如爱因斯坦曾被迫逃到纳粹德国以躲避迫害,以及居里夫人在当年的社会环境不鼓励女性追求学术的情况下秘密学习的经历;第三组学生则学习了科学家们在学术上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克服困难的过程。
六周后,学习过科学家坎坷经历的两组学生,其科学课成绩都有明显提高,同时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强。其中,之前表现最差的学生取得的进步最大。与此同时,仅仅学习科学家伟大成就的一组学生表现得最差:他们倾向于相信科学家们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生来就有天赋,而自己却不是这样。
这项研究巩固了人们对于科学学习的一些关键发现:当学习内容对其有意义时,孩子们会学得更好。对这些学生而言,了解科学家的个人生活故事比学习实际的科学知识更能让科学走进生活。
一旦孩子了解到智力并非完全由先天决定,而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提高的,他们会更勇于接受科学学习上的挑战并表现得更好。这项研究进一步支持了“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这一理论,即大脑和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肌肉)一样,其能力也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刻苦训练获得提高的。
林晓东表示,根据该研究结果,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科书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如果课本不再只是堆砌繁重的公式,而是通过探索精彩的幕后故事来引出科学知识,学生或许就能充分参与其中,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最终推动科学的发展。
原文链接:http://qz.com/622749/teens-do-better-in-science-when-they-know-einstein-and-curie-also-struggled/
作者:Jenny Anderson
审校:丁家琦
责任编辑:绵羊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