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别只看兴趣测验,它帮不了你那么多




文:落雁戏飞鸿 | 壹心理专栏作家

高考结束,报志愿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在早些时代,大人们的观点是,学校的排名最重要,专业则是顶不重要的东西,能上211、985,哪怕调剂到最不喜欢的专业去,也是一件幸事。不过最近十年,人们的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选专业也变成和学校同等重要的事情。好像只要选好了专业,就可以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那么人们靠什么选专业呢,一方面是看专业前景和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选专业的热门也催生了一个新的产业:心理测验,只要你花一两小时的时间完成一整套测验,再交上千八百块钱的费用,你就可以得到一份关于你适合学什么专业的详细报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心理测验大多数是兴趣测验,由此带来的疑问就是,兴趣到底是什么?它对我们有什么用?以及怎么看待兴趣测验的结果。

其实靠兴趣来选专业或者职业领域,并不是最近才兴起的事情。我国古代的江南大户人家都有一项传统的习俗,叫做抓周,小孩子周岁的时候,在身旁摆上诗书笔墨、各种器具,让孩子自己选择,看孩子抓中了什么器物,就表明了他的志趣、前途。当然,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我们至少可以说,兴趣有绝大部分是我们社会化过程中的产物(剩下的一小部分可能是天赋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周岁的小孩子缺乏和外部环境的互动,也不可能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现在市面上所流行的兴趣测验,都是西方心理学界的舶来品,应用心理学对于兴趣测验的关注,起源于上个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二次大战时军人的选拔工作,兴盛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巅峰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大多数兴趣测验仍然在沿用的霍兰德类型理论。美国早期的应用心理学先驱宾厄姆曾经断言“对于兴趣的诊断技术的发展,是应用心理学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为什么要靠兴趣测验来选专业?

兴趣是什么?按照心理学家的定义,“兴趣是一种对于活动、活动发生的环境或者活动结果的类特质偏好,它会激发目标导向行为,并且使个体聚焦于特定的环境。”听起来很拗口,往简单了说,兴趣就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问及的一个问题“你长大以后想要做什么?”

所以兴趣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做出选择呢?有大量的心理学研究都可以证实,当我们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做的更好,内心也更容易满足。多嘴一句,这些研究真的不是在骗经费,虽然好像不用研究好像我们也知道。

真正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的人,是美国的应用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霍兰德的依据是职业刻板印象,现在提到刻板印象,好像是一个负面的词,因为它往往和偏见、歧视、地图炮联系在一起。但其实,职业刻板印象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是某一类职业的一个标签,翻译成中国话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事某一类职业的人总有某些对于共同的活动的偏好,他依据这些活动偏好,将人分成了六种兴趣类型:实际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常规型(C)。为了准确的对个体进行描述,使用个体前三种主导的兴趣类型按照次序排列,形成个体的兴趣代码,例如SAI、REC等等。同时,对于已知的每一种职业,也都有其对应的霍兰德代码,这是一项比较浩大的工程,目前比较权威的职业代码词典,一部是霍兰德本人编制的,另一个是在美国劳工部牵头负责开发的美国职业信息系统(O*Net)中的,第二个在编纂过程中借鉴了大多数在第一个中可以对应到的职业。

霍兰德的理论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标签化的过程就是提取主要信息的过程,其中必然伴随着信息的衰减,因此它只能给你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作为参考,而并不能帮你做出决策,如果你不幸测出来是RIC这样的比较大众脸的代码,它最多能帮你确定你的大致兴趣方向是在工科,至于到底是选择食品工程、电气工程还是地质工程,它能提供的信息很有限。其次,还有一个问题是,心理学的理论永远不可能做到无懈可击:为什么这个领域的大多数人和我喜欢做的事情一样,我就一定会对它有兴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从概率上这样讲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针对个体的解释上,总会存在问题,测验只是一个工具,它无法告诉你,你究竟是那99%还是1%,所以测验结果只能说是仅供参考,它并不能替你做出准确的选择。最要命的是,它是美国的,你要知道美国的职业环境和中国是不一样的,你也要知道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心理文化因素是不一样的,你还要知道的是,市面上流行的多数版本都是没有经过本土化修订的。

一个典型的霍兰德测验通常是这样的:每种类型下有10到20种典型活动,比如修自行车就是R型活动、看哲学书就是I型活动,针对每种活动,会问你喜不喜欢,或者擅不擅长,喜欢或擅长就是1,不喜欢/不擅长就是0,最后算一下六种类型的总分,排一下序,你的代码就这样算出来了。你不能指望一个生活在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的老头知道21世纪的中国孩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活动,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有一项R型活动好像是“擅长使用电钻床、磨床和缝纫机”,我之所以对它印象深刻,是因为自从我外婆去世以后,我们家就没有擅长使用缝纫机的人了。良心的商家在卖测验的时候会去掉这些没什么用的题目,如果你在做测试的时候遇到这种题目,我觉得也没必要继续做下去了。( 高考专业选择测试(壹心理版) ——良心出品,没有电钻床、磨床和缝纫机:P )

兴趣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上面说了那么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总体来说,兴趣测试是有理论依据,有可行方法的,所以你如果愿意相信它,又不在乎那几百块钱,多一个了解自己的途径也无妨。只是不要太死板的看待测试结果就好。

更大的问题在于,大多数人不知道兴趣测验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我相信至少存在一部分这样的情况,孩子高考完,对家长说:“你们让我做的我已经做完了,接下来选什么看你们的吧”,然后孩子当上了甩手掌柜,出去吃喝玩乐,家长在家使劲的翻阅各种报志愿的材料,给孩子找来测试做,像选股票一样帮孩子选专业。

对于这种情况,就没必要做兴趣测试了,做了也没什么用,因为孩子可能压根就没有兴趣,压根就没有兴趣,压根就没有兴趣,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兴趣测验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可能心里有一些想法,但是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不了解自己,做个测验有助于梳理思路,来看一看到底哪个领域才是我最感兴趣的。如果说,我是真的没想法、没兴趣,那做兴趣测验和让小孩抓周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有的人可能就会奇怪了,正常人谁能没有几个兴趣啊。很不幸的是,我们正在批量生产着没有兴趣的人。前面简单提到过,兴趣绝大部分是社会化的产物,为什么这样?因为“我想要做什么”本身就代表了“我”作为一个存在主体,和这个世界的互动关系。兴趣是有对象的,兴趣的对象是活动,搞不清自己兴趣的人,其实就是“找不到对象”,找不到对象的原因是没有做过活动。兴趣不是孙悟空,不会从石头里面蹦出来,如果我和这个世界没有过互动,那自然就不会形成兴趣。不重视兴趣的培养,而指望靠测试把兴趣给“测”出来,走向人生巅峰,简直是胡闹。所以那些在帮孩子挑志愿的家长,以前为了能让孩子专心读书,肯定也做过不少类似的事,正是他们的这些努力,切断了孩子和世界的联系,让孩子变成了一个没有兴趣的人。兴趣是内在驱动的,连自己未来要学习什么都没有热情进行选择的人,怎么能指望他有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呢?

其实小孩子都是有好奇心和自主性的,只要悉心培养,因材施教,总会形成兴趣,可惜“听话”两字就像一盆冷水,把这些兴趣的萌芽都浇灭了。

前面话说的重,好像是“腐朽的教育制度摧残了孩子的一生”这样的陈词滥调。值得庆幸的是,兴趣的缺失其实没有那么严重的后果,放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里面,和兴趣最接近的也就是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少了它,吃喝拉撒照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接下来要谈的就是,没兴趣该怎么办?

面向过去的经验和面向未来的选择

之所以说做兴趣测试没有什么必要,是因为经过十二年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大概处在两个极端状态,要么特别明确的知道我想要做什么的,风吹不动雨打不动,测出来的还没我心里清楚;要么就是压根不知道我想要做什么的,测了也白测。中间状态的人基本都被老师和家长轮番扼杀掉了。当然,大城市和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的情况会好很多。

那么对于这些“没什么兴趣的人”,该怎么办呢?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没有兴趣不等于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别人家的孩子,小A可能爸爸妈妈都在医院工作,从小耳濡目染,以父母为榜样,立下了“救死扶伤”的志向,毫不犹豫的报考了医学。小B可能在初中时迷上了郭敬明的45度忧伤,上课偷偷的在手机上看小说从没被老师发现,还练得一手辞藻华丽的好文笔,每次作文被当作范文,毫不犹豫的报考了文学院。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那要恭喜他们,有自己热爱的事情不是一件坏事。但这并不是说,没有热爱的事情就有灾难性的后果。既然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那自然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其次,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培养自主性。爸妈的选择,你可能说放弃就放弃了,但是自己吹下的牛逼,不管未来再苦再累再辛酸,你也会努力的把它圆上。我认识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学心理学的,在我眼里,他们每个人都特别牛逼,都有着独立为自己人生负责任的态度,大多数都无比的热爱心理学。为什么呢?因为很少有父母主动让自己的孩子去学心理学,兴趣是内在驱动力,自己选择的,才有可能爱上。很多人在选择心理学的时候可能只是空闻过弗洛伊德的大名,压根不知道这个大爷的臆想和现代心理学的内容已经隔了十万八千里,但是他们还是会产生兴趣,因为有自主性,遇到好的环境,就会开花,结果。

再次,多尝试,多体验,上大学就是为了见世面的,多和这个世界互动,就更容易找到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结合点。目前在职业生涯领域,比较主流的理论都是建立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班杜拉认为成功的经验有助于形成自我效能感和积极的结果期待,而这二者才是兴趣产生的关键。简单来说,你要先去做点什么,然后你慢慢觉得自己有点牛逼了,你就越来越喜欢做,最后你就真的变得牛逼哄哄了。

最后,把握机会,善用机缘。兴趣来源于过去的经验,所以它总是面向过去的。所以现在已经有一些心理学家跳出来说,我们不能靠这些过去的事情来决定你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只要你还相信这个世界是在不断发展的,并且发展速度是越来越快的,你就应该做出一个面向未来的选择,选择一个能不断迸发出可能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你可能会遇到一些牛逼的人,遇到一些牛逼的事。你可能看不到未来确切的样子,但是你要相信,随时都可能有改变你人生的事情发生。虽然这些后现代的理论让人觉得神神叨叨,但是我们也都清楚的看到目前正在发生的改变。当环境变得不可预测的时候,个体本身的价值——不仅是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力、人格、价值观就会得到凸显。

说了这么多,简单总结一下,

1、兴趣测验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不宜对测验结果进行过度的解读,也就是那么回事。

2、兴趣这种事宜从小培养,培养宜采取鼓励式,让孩子觉得自己很行,棍棒高压下很难出兴趣。

3、真的没啥兴趣也没必要纠结了,想怎么选怎么选,随缘吧。

4、千万不要以为上了大学就革命成功了,千万不要以为上了大学就革命成功了,千万不要以为上了大学就革命成功了,你的人生才刚刚起步。

5、为了自己以后变得牛逼,你可以选择一个牛逼一点的专业,比如心理学,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不是梦。(此处有硬广)

欢迎私信咨询心理学报考事宜。 题图:startupstockphotos.com

本文由 落雁戏飞鸿 授权壹心理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微博 @落雁戏飞鸿

aogate.com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面对人生重大选择,如何做出最好的决定?

原题:4件事让你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 译者:jialinzh 作者:Kendra Cherry 无论你认为自己多么会做决定,你的一生中也会出现几个失败的决定。每天我们都在做权衡,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事情,总是受决策错误,爱好 ...

公主病,你有吗?

文:胡慎之 最近有个电视节目比较火,就是芒果台的《花儿与少年》。真人秀节目很受人追捧,一些明星的表现也就引发了许多观众的议论,其中许晴最具争议。关于许晴,大众吐槽最多的就是:“一个四十岁多岁的女人, ...

利用大脑的理解层次,轻松突破所处的困境

文:李中莹 | 黑天鹅图书 利用大脑的理解层次,轻松解决棘手问题 你去问问身处困境或者不满现状但是苦无突破的人,他们往往给你的答复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际遇不好”“受环境所限”,或者“条件不够”等。看看 ...

女人常说的安全感,是一种什么感?

文:丛非从  |  壹心理专栏作家 女人常说的安全感,是一种什么感? 如果你问一个女人,她在爱情中最想要的什么。你得到最可能的答案并不是爱,而是安全感。那些号称真正想要的是爱的人,也多半是因为安全感得到 ...

关注公众号,进入小程序